課程單元 課程簡介 教學大綱 製作團隊 關鍵詞彙 意見反映
首頁 > > > >

 

實例

 

(一)對症下藥

  市面上琳瑯滿目的保養品,並不是越貴越有效,決定效果的因素主要在於是否能「對症下藥」。例如想要保溼,擦的東西反而不斷把水分拉出去,只會越擦越乾。選對了成分,也不一定保證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以上的敘述,大家就可知道,我們的皮膚是個非常複雜的環境,無法像做實驗能將條件控制得非常單純。做實驗時,這些保養品的成分作用於懸浮在培養皿中的細胞,完全不需要通過角質層這道關卡,所以保養品在實驗中有效,不代表擦在皮膚上也有效。2010/04/05

(二)夏季防曬

  夏季是玩樂的季節,在一連串的戶外活動之後,肌膚也悄悄發生變化,除了膚色變黑是可以立即觀察到的改變,肌膚深層的損傷卻不易察覺,尤其是肌膚的頭號殺手「紫外線」,夏季威力特別強大,偏偏這時因高溫造成大量汗水和油脂,容易令人疏於保養,讓肌膚暴露於更大的危機當中。

  高溫+紫外線 表皮至真皮皆受損夏季紫外線比起其他季節多出20%~30%,且台灣的夏季可說是一年當中最長的季節,在防曬不足的情況下,對肌膚產生的傷害不容小覷。紫外線對肌膚的短期傷害包括曬傷、紅腫與發炎,也會導致肌膚抵抗力下降,不容易抵抗細菌侵襲,例如痘痘變得更嚴重,另外,肌膚表皮細胞受到傷害,失去原本屏障,水分藉由空隙向外蒸發,肌膚變乾燥;長期傷害則包括角質增厚、黑色素過度累積集中而產生曬斑。

  上述這些發生在肌膚表皮層的傷害,因為容易察覺,所以通常透過勤勞保養就能改善,但累積在肌膚深層的傷害包括UVA傷害真皮層的彈性與膠原纖維,導致肌膚失去彈性而鬆弛,造成肌膚皮溝與皮丘日漸明顯,相較於自然老化皺紋,紫外線長期累積傷害所產生的皺紋將會更深更長,這些都是容易被忽略的曬後保養。



紫外線與防曬 UV radiation and Sun ProtectionCUSTCourses 徐令儀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