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單元 | 課程簡介 | 教學大綱 | 製作團隊 | 關鍵詞彙 | 意見反映 | ![]() |
![]() |
補充教材
本單元學習中,同學一定認同了解紫外線指數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讓同學對紫外線指數有更完整的認識, 老師提供了「中央氣象局」對於紫外線指數的解釋,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這個議題,仍有不懂之處, 請與老師聯絡。
紫外線指數觀測 本局為加強為民服務的工作,自民國 86 年 7 月起,新增紫外線指數報導之項目,民眾可經由網際網路或新聞媒體得到相關的資訊。目前在臺澎金馬各氣象站共設置有 17 個紫外線指數監測站。為了讓大眾瞭解紫外線的資訊,目前許多國家皆使用紫外線指數的方式。 所謂紫外線指數是指中午陽光最強的一個小時中,到達地面使皮膚致紅的紫外線單位面積累積輻射量的數值(其單位為百焦耳/平方公尺)。 例如中午陽光最強的一個小時中,使皮膚致紅的紫外線到達地面的輻射量為 5百焦耳/平方公尺,則其紫外線指數為 5,以此類推。紫外線指數愈大,即代表1 小時中累積了較多使皮膚致紅的紫外線輻射量。為了讓一般大眾能方便使用這個數值,本局依世界氣象組織之分級方式,將指數小於 2 劃分為弱(LOW)、3 至 5 為中(MODERATE)、6 至 7 為強(HIGH)、8 至 10 為極強(VERY HIGH)、大於10 以上為過量(EXTREME)。 紫外線指數的大小與太陽角度、臭氧總量、雲、懸浮微粒、地面高度、反照率等因素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當太陽較接近日正當空、或大氣臭氧總量較少、或雲較少、或大氣懸浮微粒較少、或地面高度較高、或反照率較大時,則紫外線指數較大,反之則紫外線指數較小。所以夏天中午晴空時,紫外線指數最大,以台灣而言,紫外線指數較高的地區,常出現在高山或南部地區。本局在玉山站測到高達 20 的指數,所以登山者一定要注意紫外線曝曬問題,因為晴空時,高山上溫度雖低,但紫外線指數卻比平地還高。 |
紫外線與防曬 UV radiation and Sun Protection 由CUSTCourses 徐令儀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