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鴻光電科技公司總裁孫大明先生應本校之邀於101年12月12日下午三點蒞校演講,這是一場難能可貴的演講,是日下午本校國際會議廳座無虛席,盛況空前。
孫總裁從宸鴻集團歷史沿革談起,針對公司企業文化、產業鍵與組織、營業概況與經營成果、成長動力、產業變化及前瞻性等等,做了詳細的介紹與解說,詳如文末公司簡介資料連結。 |
 |
歡迎孫大明總裁蒞臨本笑演講 |
孫總裁強調,觸控世代是未來的趨勢,未來的世代是每人前面一個面板。
由於觸控技術品質的提升,促使生活更加便利;而更聰明的軟體設計,使得生活更加美麗;更創新和整合度更高的設計,則使得使用者的生活更好;整合度最高的產品代表,就是iPhone,iPhone整合了舊有的觸控技術,給予使用者全新經驗。iPhone並不是技術創新,但是它帶來了重大的經驗改變,iPhone帶起的多點觸控模式旋風,使得隨後下游廠商都提出了多點觸控的需求,但是問題在於客戶沒有辦法完整定義需求,手勢沒有精確的定義,導致導入時面臨的問題。
觸控面板最近幾年成長快速,Displaybank估計2008年出貨量為2.7億片,2011年達到5.23億片,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5%;2009年出貨量則估計為3.1億片。在全球出貨量中,以台灣28%最大,其次分別為日本、美國、韓國、大陸。
現有的觸控技術已經超過20幾種,常被提到的有12種,其中8∼9種已經成功應用。各種觸控技術都有其優缺點,其中以投射電容式技術最受矚目,雖然電阻式技術占最大宗,在手機市場就占了70%∼80%。電阻式技術使用廣泛,主要是因為較為便宜,而手機使用者在習慣上用了一陣子就會換機,通常不會要求耐用性要很好,這也是電阻式市占大的原因。電阻式技術只需要控制晶片加上感測器就可以執行,投射電容式需要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性不斷去調整,相對設計週期相當長。
許多面板廠商用原本的彩色濾光片廠房跳下來做觸控面板,事實上,觸控面板主要不在於做多少片的問題,而在於有多少的晶片解決方案;過去IC業者也不去碰觸控這一塊的;事實上,電容式技術使用的IC太貴仍是一個大問題,因此,能夠結合控制晶片和觸控技術就成為是否掌握市場並降低成本的關鍵。
宸鴻公司簡介---資料連結
孫大明總裁小檔案
1. 簡歷:
1978年美國伊利諾州州立大學,獲得工業工程碩士學位
1986年加入摩托羅拉公司,目前擔任摩托羅拉中國區首席代表
1986~1993年曾在摩托羅拉公司美國芝加哥總部擔任個人通訊事業部部門經理
1993~1997年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擔任副總裁兼營運部總監
1997~2005年摩托羅拉台灣公司擔任董事長兼總裁
2. 歷任 :
鴻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TPK Holding董事
瑞世達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董事
瑞士達光學(廈門)有限公司董事
3. 事績:
●2006年八月接任宸鴻
在摩托羅拉任職滿二十年的孫大明,原本計畫在○七年初退休,沒想到宸鴻創辦人江朝瑞得知消息後,立刻飛往北京拜訪他,力勸他進宸鴻。
●2007年一月目標把TPK帶上市
他來到宸鴻接任總裁兼執行長,孫大明在心裡給自己訂下兩個目標: 一是,一定要把TPK帶上市,這是關鍵里程碑;第二,他要把在Motorola的成功經驗複製在TPK,四年半要成長到一萬人的規模。他心裡盤算著,到時,也應該可以上市了。
●2007年六月一日宸鴻正式量產
第一天試產,「成功產出兩百片」,「良率只有8%」,這是孫大明拿到的數字。
「就像是原本飛機在跑道上跑,正要take off(起飛)的moment,成敗就看這一刻。」宸鴻賭上了十二億資金和五年半的開發時間,如果墜機就永不翻身,孫大明形容當時的驚險和壓力。
4. 人物特質:
座右銘:都是告訴自己「Can do、Will do、Must do(能做到、會做到、必須做到)」,「我覺得人的Attitude(態度)很重要,設定目標後,就要趕快執行。就像農夫犁田,低著頭做就對了!工作是如 此,玩樂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