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班就上手--產官學合作

轉自教育部技職雙月刊2011.5 第31期

   高等教育被視為進入職場的最後一哩路,求學與就業間的銜接機制,顯得格外重要,但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率、留任率,卻有偏低的現象。為了建構求學與就業間的銜接機制,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邀集產官學人士探討「企業所需人才,其重要的共通職場職能是什麼?」,進而促使教育部能在高等教育階段,補強相關教育以符合企業需求,達到學以致用的職場銜接,並在未來能發展成為國家核心職能設定的標準。


  目前UCAN平台營運兩年,初期由元智大學、中央大學等大學,先行試用平台設計的職場職能設定與發展,協助大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並評估自身能力,再由校方針對評估結果,為學生進行職能能力的輔導,目前國內大學技職院校,也普遍加入UCAN的職能輔導運作當中。

  UCAN的7大功能
  目前UCN平台提供,包括職業查詢、職業興趣探索、職場共通職能診斷、專業職能診斷、能力養成計畫、診斷諮詢服務及檔案紀錄等7大功能。
  目前平台依據中華民國行業分類標準及聯合國等國際行業分類標準,歸納出16種職涯類型、66項就業途徑及600多項相關職業,學生可以先針對自己所學的科系,查詢相關的職務需求。接下來,則是依據自己的興趣去進行「職場共通職能」和「專業職能診斷」。
  有了職能診斷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之後,從平台建議各種職能需要加強的能力,進而訂定相關能力養成計畫。學校及平台則是配合根據學生的評斷結果,給與個別的建議,也這一切的過程也今記錄在個人的UCAN平台的檔案記錄當中。

  產官學籌備達成共識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鍾文雄談到,在UCAN籌備會議過程中,產官學界間有過激烈的討論,因為各方對於大學畢業生的期待和能力認知不同,對於平台的設計,有著不同看法。「目前,平台運作還滿能夠符合職能需求。」鍾文雄如是說。
  不過,他也建議,未來進行平台機制調整時,可以透過問卷調查、訪談,或者專家研討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包括學校、教授、學生、企業等平台網絡關係人的互動,讓UCAN更能滿足各方的期待與要求。
  另外,參與UCAN平台建置討論的台灣索尼(SONY)協理林惠媚也表示, UCAN平台的發展趨向成熟之際,可以嘗試建置與企業徵才結合的機制,讓其成為全國最大、最可靠的新鮮人求職專區入口平台,透過平台評估的結果,更讓業主能從中找到最適人才,企業才能真正感受到,學用落差的差距是否已逐漸縮短。

  態度為求職做準備
  社會新鮮人的穩定性較差,有些人甚至把職場當作訓練場所,專業技能的累積緩慢;其次,過於重視個人成長與利益,例如有沒有被合理對待、權益是否獲得保障等,而不懂得重視團隊與公司的利益,也缺乏顧及其他團隊同仁的感受。
  所以在UCAN平台當中,關於職能的評鑑,除了專業職能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共通職能的部份,鍾文雄表示,共同職能評鑑有助於新鮮人,去了解自身進入職場時所欠缺的基本能力,進而可以去加強。
  林惠媚則認為,企業任用社會新鮮人,期望他們將學校所學應對在工作表現上,難免會有落差,但至少應具備充足的相關基本知識。社會新鮮人在求學階段,曾於企業實習、打工者,對公司運作的適應能力較高。根據她的觀察,普遍而言最大的落差,還是反應在對工作的認真度與個人態度。
  林惠媚再次強調,經驗對新鮮人來說,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企業針對新進員工都有培訓課程或管理配套,企業對新鮮人最多的擔心在於,新鮮人有熱忱卻缺乏誠懇的態度、對工作內容的認知、吃苦耐勞的精神;其次,普遍無法用英文自我介紹,外語表達能力,是臺灣新鮮人必須加強的。
  UCAN平台的建立,新鮮人在畢業之前,可以透過平台的評鑑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學校若能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建議,對於他們踏出成功求職第一步有極大幫助。林惠媚建議,學校可以透過學生在UCAN的檔案記錄,針對大四生,提供求職面試相關技巧方面的課程或講座,突破面試關卡,才有機會展現職能。至少,UCAN已經在學校與職場的連結上,踏出第一步關卡!

................................................................................................................................................................................................
..............................................................................................................................................................................................
關閉視窗